本文来自公众号: 英国那些事儿
微信号 :hereinuk
【新西兰生活网】在沙特,一直流行着一句话:
“他们为我们工作,我们自己不为自己工作”(They work for us, We don’t work for us)
这里的“他们”,指的是在沙特工作的几十万外国人,
他们常年在沙特打工:
司机、小贩、清洁工、服务员等等在沙特人看来又累又不赚钱的工作,
长期以来,都是由这些从非洲、印度、东南亚等地来的外国人负责的。
而所有的土生土长的沙特人,
大多数都依靠着国家优厚的福利政策,
做着最轻松的工作,享受最轻松的生活。
然而,最近在沙特的一些大都市街头,
却出现了一批沙特本地人开的零食摊,
这在沙特本地人看来,简直是怪事儿一桩,甚至是可耻的。
为什么会这样?
为什么又会觉得可耻?
这可能需要从沙特一个雄心勃勃的“亲王”的雄图大略说起….
身为沙特人,就不能卖汉堡了吗?
Bader al-Ajmi就是一位土生土长的沙特国家的人,今年38岁。
他目前在利雅得的街头开了一家汉堡小店。
所有发现了这家小店的当地人都惊讶不已:
为什么一个好好的沙特人,要来开一家汉堡店呢?
包括Ajmi的亲戚朋友,
在听到了他的工作是“在街上卖汉堡”后,都会非常疑惑:
“啥?你会在街上卖汉堡三明治?你可是来自一个大家庭的人啊!”
也许是因为这样的工作在大家印象中都是属于外国人的,很不体面,
所以家人们在一开始,也都很反对Ajmi的小生意。
甚至在街上做生意的时候,
他的“沙特人身份”会引来四周的人围观拍照…
然而,Ajmi觉得自己的工作没有什么可耻的:
凭本事做小吃赚钱,难道就比那些坐享国家福利的人羞耻了吗?
所以,他一点也不想轻易放弃这份工作。
虽然一开始,从买菜切菜,清洗煎炸,再到销售都是他一个人独立完成。
但现在他已经找到了2名沙特员工来帮忙。
不过晚上的工作还是要他自己顶着:
想要招到愿意从9点工作到午夜的沙特人,
简直像是在和他们开玩笑:
要让沙特年轻人加班工作,简直比让他们失业闲着还痛苦吧!
我们不能依赖石油!我们要改变!
利雅得街头之所以会出现Ajmi的小摊摊,甚至还会被人围观,
其实也并非是一个偶然性的事件,而是和国家政策大大的相关。
一年多前,沙特的王储Mohammed bin Salman推出了一项雄心勃勃的经济计划,
要对国家经济进行一次改革,希望能够创造更多的私营企业和就业机会。
同时,让国家的经济变动更加多元化,减少政府的主导作用。
“富得好好的,突然想改革”?
其实也是时代局势变化逼的。
作为一个依靠石油资源发展的国家,经济结构的单一一直是一个大问题。
国家虽然富裕,但是就业市场却是严重畸形。
本国公民的福利太好,导致大家工作积极性较低。
而工作的沙特人中,又有三分之二都是在国家公共部门当公务员。
这使得多年以来沙特政府的财政开销中,
一大半都是花在了支付这群公务员的薪水和津贴上。
另外一方面,经济发展是需要大量劳动力的。
长久以来,沙特都高度依赖海外劳动力,
尤其是在服务行业方面,更是根深蒂固地依靠外国人。
经济结构的单一,和高度依赖政府福利,会造成一个很明显的后果:
一旦石油经济不景气或者下滑,油价下滑,
整个国家的经济都会受到重创。
这种对风险没有抵抗力的情况,也让沙特的政府和政策制定者们非常担忧。
因此,一方面政府想要刺激国内的经济结构多元化,减少公民就业对政府的依赖,
另外一方面,也想拯救一下日益攀升的失业率。
所以就出台了一系列刺激经济增长、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的政策。
也许这些政策制定的初衷都是好的,
但是实际操作起来的效果,真的是一言难尽….
比如,虽然政府从2016年开始就刺激经济增长,想要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就业机会创造是创造出来了,
但是失业率并没有下降,反而继续升高。
2016年失业率已经上升到了12.8%。
为什么会这样?答案其实很简单:
因为政府创造出来的就业机会,都给了大量来沙特打工的外国人!
本国人员对那些新出现的司机、服务员、清洁工、电工等等“就业机会”,
根本就不感兴趣啊!看都不会看一眼啊!
换句话说,新增的就业机会,和继续上升的失业率,传达了一个信号:
沙特本地的年轻人们宁愿闲着失业,也不要去做那些“低端”的工作!
这样的情况下,
怎么解决本国公民的失业问题,就成为了穆罕默德亲王改革计划的核心主题。
他想要在2020年前创造出45万个私营企业就业岗位,在2030年让失业率降到7%。
但如果不解决现在的“低端工作都是属于外国人”的问题,
怕是创造出了就业机会,也没办法改善本国人的就业情况。
所以,问题是不是出在“外来人口太多了”上呢?
减少外来移民会不会让本地人机会更多呢?
沙特官员们决定试一试…
80万外来移民都走了,企业主招工难,心里苦!
政府为了给年轻的沙特人制造工作机会,降低失业率,
2018年年初禁止了外国人在沙特的零售、运输等12个部门工作,
以此希望把位置留给本地人。
同时,还提高了移民的门槛,严格控制外国员工的工作审批和签证,
甚至增加对雇佣外国员工的公司的税收。
这些政策的效果虽然明显,
但是发挥效果的地方好像却不太对劲:
数据显示,从2017年以来,已经有超过80万的外国人离开了沙特。
然而,却没有足够的沙特人去替代这80万人原本的工作。
理论上来说,这些人原本都在沙特工作,
那么他们走了,
是不是至少就给沙特本地人创造了80万多的工作岗位呢?
在沙特,工作机会也绝对不是一个萝卜一个坑那么简单的事情。
并不是外国移民走了空出一个工作机会,就会有一个沙特人获得这个工作机会。
因为可能大部分沙特人会觉得:
让我去干那些外国人曾经干的脏活累活,简直是在侮辱我啊!
这种情况下,最吃亏的还是那些大量雇佣外来劳动力的雇主和企业们:
原本勤勤恳恳工作得好好的外国人都走了,现在招人都招不到合适的了,
沙特人劳动力费用又贵,又难找,根本招不到,
再这样下去,生意还做不做了!
最近一家利雅得的印度餐馆就表示,
因为他们没办法给他们的原来的印度主厨办好一个工作许可证,主厨只能离开沙特,餐馆的经营陷入了困境中。
而要找个会做印度菜的、有工作许可证的沙特人,
简直比重新开家店还要难上加难,
更不用说那些小商小贩、出租车司机、厨师、服务员了。
雇主们心里真的很苦啊……
政府果然还是低估了沙特年轻人的“懒散”….
都是福利太好给惯的!财政紧缩!都去工作!
做完上述的这些事儿后,失业率还是居高不下,
政策制定者们内心当然是焦躁的:
工作机会也创造出来了,外来移民也走了腾出位置了,
为什么本地年轻人们还不去工作?!
如果真的把这个问题拿去问那些年轻人们,可能会得到一个非常有道理的回答:
因为不努力不工作,也可以活得很舒服啊!
是的,长期以来沙特政府对本国公民的福利政策,
已经让本国的年轻人没有什么“一定要奋斗一定要工作”的危机感了。
从摇篮到坟墓,只要你是土生土长“堂堂正正”的沙特人,
就是有特权享受国家福利,不用太过担心经济问题。
生老病死都有国家给钱,出国看病国家都报销,
所以对年轻人而言,家里蹲和去工作,本身差距也不会太大,
就算是拿国家补助,也可以过得挺滋润的,
那为什么还要费劲去工作呢?
然而,对于国家和社会整体而言,有大量的年轻人闲着绝对不是一个好事情。
人才利用率、劳动力缺失等对沙特而言,或许都还有别的补救措施,
但是年轻人一闲着,聚在一起,就总容易生事儿,
这也是一个不得不考虑的大问题。
沙特的官员们最担心的,是如果不及时解决年轻人失业闲着的问题,
可能会引发社会稳定方面的矛盾,
比如让极端主义团体有机可乘,去吸引这些心怀不满的年轻人。
所以,沙特政府也削减了福利方面的财政开支,
希望紧缩的财政政策,能“逼”着更多的本地人去参加工作。
同时,沙特官员也提出了“沙特化”的经济概念。
也就是说,政府会出台政策,引导私营企业雇佣沙特本地员工,
甚至会为不同的行业和公司,规定“一定要雇佣多少沙特成员”的比例,
不然,这些企业就无法获得和政府的订单,或者会被政府警告。
这样,一边是福利减少了,一边是慢慢增加的就业机会,和就业优势,
沙特的年轻人们,这下能动起来了吧?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我花钱请你们别来上班!
这种“削减福利开支”和“要求公司沙特化”的做法,
只不过是又一次的把政府的压力转移给了企业:
要知道,在建筑行业,
雇佣一个沙特人的每个月的费用大概是雇佣一个外国人的2-3倍。
招聘沙特人的难度,也远比招聘外国人的难度高。
这让公司强行“沙特化”,不就是为难这些私营企业吗!
很多被迫实行“沙特化”的公司也开始抱怨,
现在他们就算招到了沙特员工,但是流失率都特别高。
很多人干一段时间觉得累了就不干了,让公司的发展变得很不稳定。
一家冰箱制造工厂的经理就和记者表示,
他们最近雇佣了十多名沙特人当组装工人和技术辅助人员,
然而没上多久班,他们已经无数次被经理抓到,
居然在工作时间在自己的车上睡觉….
所以,很多公司又不愿意雇佣沙特人,
但又为了应对政府对“沙特化”的政策要求,
最后就想出了一个无奈的办法:
花钱雇几个沙特人,但是给的钱比较少,
与此相对的条件就是:你们都呆在家里,不用来工作!
给钱,主要是为了应付政府“公司必须要有多少个沙特人”的指标要求。
“我给你们钱,你们好好待在家里,别来公司给我们添乱!谢谢!”
当然,沙特政府也发现了这些企业为了应付政策指标“假惺惺”雇佣沙特员工。
可是,在没有想到更好的办法真的解决企业主的为难之处前,
政府也只有再三呼吁:
打击“假沙特化”啊!企业们都自觉些啊!不然点名批评了!
人走了、钱也走了:房价暴跌到底怪谁?
除了企业招工难,大量流失的外国劳动力,居高不下的失业率,
这两年的沙特经济改革政策,也让沙特的房价经历了一次大震荡。
首先,大量的外国居民的离开,就使得原有房地产市场的消费有所萎缩。
其次,这部分人走了,不仅走掉的是劳动力,也带走了一部分投资方的信心:
也许是因为大量的投资方开始有了“沙特这地儿会不会被玩坏?不宜久留!”的想法,
大量的资金也开始外流。
投资力度减少、交易频率降低、国家福利政策变动,几样因素加起来,
使得最近一年多沙特的房价暴跌。
就连利雅得这样的大城市,都因为海外客户越来越少,需求疲软,
产生了大量的空置的店面和荒废的购物中心。
就这样,失业率不降、经济有没有多元化还不清楚,
但是房地产市场却实实在在地受到了冲击….
醒醒吧!为了自己为了国家都勤劳起来!
有人说,政府一开始出台这样的“企业沙特化”就业政策,
主要目的是要提升就业率。
然而,2018年度的上半年两个季度的统计都显示,
失业率还在持续上升,已经涨到了13%。
其实,政府的每一步策略,单从逻辑上来说,好像都没有错:
失业率上升,我们就创造就业机会;
竞争不过外国人,我们就让外国人都回家;
企业不雇佣你们,我们就强行让企业雇佣你们;
被政府福利政策惯坏了,我们就缩减福利开支!
有毛病么?乍看似乎没有啊啊啊啊啊……
想法都没错,但是沙特人心中根深蒂固的“职业歧视”,
是很难一两年内靠政策改过来的。
在沙特,有1000万的外来劳动力承担了这个国家大部分艰苦、危险、底薪的工作。
长期以来,这些工作,都是沙特本国2000多万国民绕道走的。
他们不仅不愿意做,
也担心自己做了,会像开头的Ajmi这样受到家人朋友们的鄙视。
因为对于他们而言,比起在家闲着,
出去摆小摊干脏活累活才更像是一种“堕落”。
人人都想坐享其成,
要么当公务员享受优厚的待遇,
要么靠着国家福利悠然自得,
要么都去做那些“高大上”的工作。
可是,在沙特的失业人口中,有47%的人都只接受过高中及以下的教育,
就算他们瞧不起普通的工作,
也没有能力去承担高级的、复杂的社会任务啊……
作为劳动力而言,沙特本地对工作挑三拣四的失业人员,
整体素质并不够资格被放到那些所谓“高大上”的行业里去。
如果再不肯放下身段,勤劳工作,
比起外国员工,更是一点竞争力都没有了….
在生活压力面前,大家都一样!谁又比谁更高贵?
目前,沙特还没有做出到底有多少人进入了“低端工作行业”,从事蓝领工作岗位的统计,
但是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沙特经济发展结构的变化,
这些曾经被看做低等的、手工的、服务型行业和工作,
有越来越多的沙特人会因为经济上的压力而去从事。
而这些工作曾经的“耻辱性”,
也会随着不同的“社会背景和地位”的工作人员的加入,
慢慢被淡化掉….
去年12月,沙特东部Al-Ahsa地区的加油站开始号召年轻的沙特人来求职:
“来当我们的加油工人吧!劳动是最光荣的!没有什么不体面的!”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宣传后,终于有年轻的沙特人开始应聘。
在大城市街头,也有越来越多的沙特人开始当优步司机,
从事一些简单低端的工作,用闲暇时间赚外快了。
其实,在生活压力面前,大家都一样,
没有谁比谁更高贵,也没有谁比谁就该享受得多一点。
但是,作为一个长期以来有三分之二的工作人员都是“公务员”的国家,
沙特本地人们本身对工作的积极性,的确是比不上劳动力市场化的国家。
然而时代在变化,
随着全球的能源消费变化,和对石油依赖程度的改变,
作为依赖石油出口发展的沙特国家,
无论这一步走得多么艰难,也是早晚需要面对的问题.
调动本国公民的劳动积极性,让整个国家为即将到来的后石油时代做准备,
或许困难重重,但是势在必行。
因为,那个光靠石油就能富裕安逸几辈子、坐享其成不劳而获的时代,终究会慢慢远去.
竞争更加激烈的时代就要来了,
基本的危机感,还是要有一点吧…
Ref:
https://www.ft.com/content/df579534-47c3-11e8-8ae9-4b5ddcca99b3
http://www.dailymail.co.uk/news/article-6013627/Burger-wheels-Saudis-try-lowly-jobs-economy-bites.html
https://www.reuters.com/article/us-saudi-labour-jobs/saudi-arabia-needs-1-2-million-jobs-by-2022-to-hit-unemployment-target-official-idUSKBN1HW1CO
————————————–
s别找了s:对不起,其实我好羡慕有些人从不上班衣食无忧的生活啊(惭愧.jpg
式微东方未明:石油总有没有的时候,变革是必须的
三十三丁:一句话,惯的毛病!
-DAHon-:是真的!阿联酋也一样,所以政府大公司高层一律本地人,但还是有大部分闲得要命,也懒得要死…
好屌啊你:我知道沙特有钱,但我没想到有钱到这种程度
老Q在上海:问题是,皇室占据了大部分国家资源,他们才是真正的寄生虫啊。
要觉醒的Simple:以史为鉴,可知兴替。 当年西班牙成为世界霸主时,并没有内修外攘,巩固实力,而是把财富花在奢华的消费和对外战争上。结果也只是为他人做嫁衣。如今沙特国的经济发展太单一,长期具有很高的风险。
keephy:我们国家九零后真的想不到沙特这样不劳而获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生活
温悦安安安安:我们就不一样了,天天都存在危机感,房贷车贷,孩子,父母,教育医疗,生活日常开销都需要自己去挣
栩栩如笙—:没错,上个月去迪拜玩 接机的是一个中国阿姨,她在迪拜做出口贸易都三十多年了,跟我说就因为这些政策,搞得贸易特别难做,所以大家都在等2020年的世博会,要是没有好转,就都准备离开迪拜了。
镰镰要学会不生气不怼人:说真的,看着舒服,可是一旦取代石油的新能源出现,或者石油能源用尽,这个国家马上崩盘……到时候这堆懒人就成了新一类难民,到处求其他国家救济的了……虽说短时间内不会,但,你能保证多久呢?
我爱玩儿泥巴:我们80年代第一批做小买卖的人也被当时体制内的人瞧不起……没有什么不能改变的